空間名稱 | 藝。風巷 |
---|---|
預訂電話 | 02-2599-4502 artalleycafe@gmail.com |
靜態攝影 | 請來電或來信洽詢 |
展覽活動 | 請來電或來信洽詢 |
使用時間 | 咖啡廳週二公休,週一 - 週日:12:30-20:30 |
坪數配置 | 戶外展覽區為13坪,2樓為30坪 |
停車設施 | 路邊付費停車 |
空間地址 | 103 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90巷2號 |
大眾交通 | 公車:搭乘26、266、266區、280、290、304承德線、616、618、756、811,步行約5分鐘。 捷運:淡水紅線,民權西路站,一號出口出站,步行約10分鐘。 |
設備設施 | 咖啡廳、桌椅、投影機、投影布幕、無線網路、麥克風、音響設備、餐飲設備 |
備註說明 | 活動場地 / 展覽空間 / 講座發表 / 咖啡廳
藝。的故事
小時候在南美洲時常常有機會去油畫老師家玩,老師常常在她家舉辦茶會,
因此在她家認識了許多藝術家,這段時光令我印象深刻, 不同領域的雕刻師、木雕師、油畫、插畫,聚集在此探討創作的原因。 很有趣的一點是雖然所使用的媒介,方式,技術不同,創作原因不同,
但討論到最後大家的動機卻是一致,試圖藉由自己的創作去傳達一個訊息。 每個作品都有它要傳達的訊息或故事,這間店就是我們所創造的一個作品。
它是與過去那段經驗的連結,去具體化那種和諧交流的氛圍,讓不同的藝術, 在同一個空間,做同一件事,就是訴說你我的故事。 插畫、油畫、版畫、雕刻、舞蹈、廚藝、音樂、各種類型的創作,讓不同的思維碰撞,
透過交流,一個全新的視角、不同的態度去重新省思這個當下。 做什麼的店
標準答案是 "一個交流的地方,透過交流尋求靈感之地",雖然是複合式空間,
融合了咖啡廳,藝術展,空間出租,但所有的模式都是為了讓客人在踏入門內的那一刻, 可以與不同的人一起參與一件事情,讓不同領域的藝術,可以在此相見交流。 咖啡只是一個催化劑,創造這個輕鬆的氛圍,此刻,大家可以一起品咖啡,賞藝術。
選擇這個地點是因為在大同區,這是文化歷史的交流處,也是老市中心的發起地,
我們希望藉由將老舊建築換新的方式,將這裡延續下去。
選擇極簡風搭配復古家俱,是因為我們想要在這空間創造衝突感,
一個極為簡約的空間中,沒有任何累贅,將顏色空間留給藝術。
從宜蘭蒐集了老農村廢棄的老窗戶,選個被世人遺忘的大門,挑了一個早已廢棄的老工廠,
從遠到南美洲進了遠久時代的古老家具,除了在此具體重現氛圍,也是藉由重新組裝拼湊的方式,
重新賦予這些老傢俱新的意義,注入這個地方新的生命。
我們也希望和年輕的藝術家跟策展人,一起努力讓這裡成為新的藝術交流地。
並且就像『藝.風巷』這個名字一樣,希望讓藝術風氣從這個巷子開始蔓延。
|
空間名稱 |
---|
藝。風巷 |
預訂電話 |
02-2599-4502 artalleycafe@gmail.com |
靜態攝影 |
請來電或來信洽詢 |
展覽活動 |
請來電或來信洽詢 |
使用時間 |
咖啡廳週二公休,週一 - 週日:12:30-20:30 |
坪數配置 |
戶外展覽區為13坪,2樓為30坪 |
停車設施 |
路邊付費停車 |
空間地址 |
103 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90巷2號 |
大眾交通 |
公車:搭乘26、266、266區、280、290、304承德線、616、618、756、811,步行約5分鐘。 捷運:淡水紅線,民權西路站,一號出口出站,步行約10分鐘。 |
設備設施 |
咖啡廳、桌椅、投影機、投影布幕、無線網路、麥克風、音響設備、餐飲設備 |
※備註說明 |
活動場地 / 展覽空間 / 講座發表 / 咖啡廳
藝。的故事
小時候在南美洲時常常有機會去油畫老師家玩,老師常常在她家舉辦茶會,
因此在她家認識了許多藝術家,這段時光令我印象深刻, 不同領域的雕刻師、木雕師、油畫、插畫,聚集在此探討創作的原因。 很有趣的一點是雖然所使用的媒介,方式,技術不同,創作原因不同,
但討論到最後大家的動機卻是一致,試圖藉由自己的創作去傳達一個訊息。 每個作品都有它要傳達的訊息或故事,這間店就是我們所創造的一個作品。
它是與過去那段經驗的連結,去具體化那種和諧交流的氛圍,讓不同的藝術, 在同一個空間,做同一件事,就是訴說你我的故事。 插畫、油畫、版畫、雕刻、舞蹈、廚藝、音樂、各種類型的創作,讓不同的思維碰撞,
透過交流,一個全新的視角、不同的態度去重新省思這個當下。 做什麼的店
標準答案是 "一個交流的地方,透過交流尋求靈感之地",雖然是複合式空間,
融合了咖啡廳,藝術展,空間出租,但所有的模式都是為了讓客人在踏入門內的那一刻, 可以與不同的人一起參與一件事情,讓不同領域的藝術,可以在此相見交流。 咖啡只是一個催化劑,創造這個輕鬆的氛圍,此刻,大家可以一起品咖啡,賞藝術。
選擇這個地點是因為在大同區,這是文化歷史的交流處,也是老市中心的發起地,
我們希望藉由將老舊建築換新的方式,將這裡延續下去。
選擇極簡風搭配復古家俱,是因為我們想要在這空間創造衝突感,
一個極為簡約的空間中,沒有任何累贅,將顏色空間留給藝術。
從宜蘭蒐集了老農村廢棄的老窗戶,選個被世人遺忘的大門,挑了一個早已廢棄的老工廠,
從遠到南美洲進了遠久時代的古老家具,除了在此具體重現氛圍,也是藉由重新組裝拼湊的方式,
重新賦予這些老傢俱新的意義,注入這個地方新的生命。
我們也希望和年輕的藝術家跟策展人,一起努力讓這裡成為新的藝術交流地。
並且就像『藝.風巷』這個名字一樣,希望讓藝術風氣從這個巷子開始蔓延。
|
公 車: | 搭乘26、266、266區、280、290、304承德線、616、618、756、811,步行約5分鐘。 |
---|---|
捷 運: | 淡水紅線,民權西路站,一號出口出站,步行約10分鐘。 |
自車前往: | 尚無提供。 |